2023-05-18 23:00:13
1. 508亿港币新增保费
,数据显示HK保险业在2017年的毛保费总额为$4,896亿。长期有效业务的保费收入总额较2016年上升9.5%至$4,415亿。个人人寿及年金(非投资)业务的保费收入上升10.5%至$3,812亿,而个人人寿及年金(投资)业务的保费收入则上升10.9%至$317亿。
数据显示,HK保险业2017年内地客户保费高达508亿港币,占比32.6%,趋于稳定。508亿港币的意义就是说,仅2017年一年的保费就相当于2011年—2014年四年的保费总额,可见香港保险市场已经火力全开,并且成功博得内地客户的信任野蛮生长。
2. 保单占比达32.5%
香港市场的整体表现情况
内地访客占比香港总业务的比例
同样,内地访客的保单数量与去年相比,期缴保单的数量增加了近4000单。说明香港保险市场拓宽,增加了面向更多中低资产客户的产品,这对于内地市场并不是坏消息。此外,随着内地访客的新增保费情况趋于稳定,再加上充足的偿付能力,投资回归理性的香港保险业更加稳妥。
其他数据显示,新单业务中美元保单占74.4%,港币保单占比24.6%,其他占比1%,香港本地业务占六成左右,境外业务占四成左右,这方面整体与2016年水平基本一致。
3. 95%医疗保障
与2017首三季的统计数字相若,内地访客购买的保险产品,约95%是医疗或保障类型的保险产品,例如危疾、医疗、终身人寿、定期人寿及年金等。
在直接业务方面,2017年与2016年比较,毛保费及净保费分别增长3%至$360亿及2.1%至$253亿,主要由意外及健康业务(包括医疗业务)所带动,相关毛保费由$130亿增长至$144亿。
2017年香港保险的重疾险,从早期理赔还原保障、多重保障、癌症保障、心脏中风保障、先天性疾病保障等等,各家保险公司百花齐放各显所长,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对于投保香港保险的客户是非常幸运的。尽早投保香港保险,可以从重疾险开始。
4.保险公司业务新单业务排名
香港的主要销售渠道是保险公司代理人、银行渠道、经纪公司。
首先购买香港保险必须在香港签单,通过任何一个渠道都是合法的。每个不同的渠道有不同的特点。通常代理人和经纪公司占据了超过绝大部分的业务量,而银行渠道对于汇丰和中国人寿海外是最主要的销售渠道,而其他业务可以忽略。
对于所有赴港投资客来讲,。2017年6月26日起,香港保监局正式取代香港保险业监理处规范管理保险公司,,监督香港保险公司以及9万名保险销售人员。
和归属于政府部门的香港保监处不同,。它成立的目标是确保保险业的规管架构与时并进,促进保险业的稳健发展,为保单持有人提供更佳保障。,以保障占比超过香港新售人寿保单五分之二的数千名内地投保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我们负责任的说一句:香港保险,可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