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 14:56:27
第十二章 怎么增员
增员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随机增员;第二,转介绍增员;第三,目标市场增员。
下面我会用许多案例来详细讲解各种增员的方法。
随机增员
关于随机增员,有两个很重要的观点:第一,陌生市场是最大的市场。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市场实际上都是有限的,而陌生市场无限大。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增员陌生人?就是因为害怕,觉得不熟悉,不被信任,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怕被拒绝。
我有一个观念:天下没有陌生人,只有有缘分的人。比如我们的同事,可能进公司前都不认识,但现在是事业伙伴,有的还成为好朋友。什么是缘故?就是一缘之故,认识了就是缘故。特别是在深圳,基本上都是外地人,当然,其他大城市也差不多,都有很多外来人员。全中国13亿多人,能够在电梯里碰见,在吃饭的时候认识,或者在爬山的时候认识,都说明非常有缘分。佛学里面说:两个人这一辈子眼睛看眼睛看一次,说明上一辈子有500次的回眸。所以这辈子两个人能够见面,说明彼此的缘分是很足的。
第二,一招鲜,吃遍天。这讲的是方法。前面讲了两个陌生人遇见就是缘分,但要把缘分转化成为商机,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首先,就是赞美。关于赞美,前面专门讲过,赞美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础技巧。销售里有一句话:“没有赞美不要开口,没有故事不要销售。”所以做销售一定要学会赞美,学会讲故事。为什么要用赞美开头?因为一个人在被赞美的时候最没有抵抗力,甚至智商都会下降,会更容易接近他的内心。
其次,是标签沟通法。沟通的方法有很多,我觉得有一种很好的沟通方法贴标签,就是你希望对方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就要给他贴什么样的标签。比如说我们在家教育孩子就经常这样,这个小孩比较调皮,你就赞美一下,说这孩子最近表现比原来好很多了,越来越乖,慢慢地他就会乖;如果你说他调皮,他可能就表现得更调皮。同样,如果和陌生人聊天时对他说:“我感觉您是一个非常有修养的人,而且我看得出来,您也是一个非常大方、喜欢帮助别人的人。”这个时候对方可能真的会变得有修养,而且他愿意去帮你。这个方法不仅可以用到增员上,用到业务上也非常好。
再次,要针对这种陌生的客户分析需求,对症下药,创造价值。
最后,要持续跟进。很多人说增员就是一个字:“摇”,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摇”。就像一棵大树,如果用刀去砍可能不一定会倒,但是用一个小锯子一直锯,总有一天它会倒下。增员也是一样,目前他很稳定,人际关系也融洽,不会考虑来做保险。但是他会变动工作,可能过段时间换公司,可能最近上司对他不好,可能最近想改变行业,这时增员机会就来了。所以增员可能跟进3年5年的都有,要持续观察增员对象的动态,期间不断展示自己在保险业的成绩,最后优秀的人终会被你吸引过来。
下面我想用一些真实的案例来进一步说明随机的增员方法,希望会对大家有更多的帮助。
案例一:对直销员反增员
我增员过一位曹先生,叫曹光华。
有一天我回家比较晚,大概晚上10点钟左后,回到我们小区的时候,突然从我旁边走过一个人,速度很快。我一看这个人是个男的,提了一个很大的包,突然就有一种想认识他的冲动,我快步追上他说:这位先生,你走路怎么那么快啊?他说习惯了。接下来就很重要了:赞美。我说:先生,你要么是老板,要么是个业务高手。他就说我很有眼光,一看就知道我是做业务的。我说他走路很快,而我之前的“老大”跟我讲过,走路快的人,行动力强,而行动力强的人都是成功人士,很自然地又给了他一个赞美。他果然很开心,夸奖我很会说话。然后我问他是哪里人,姓什么。他说姓曹,江西人。讲到这里就要贴标签了。于是我对他说,我最喜欢跟江西人交朋友,因为江西人特别有抱负,是很有想法的一群人,从他的身上就可以看出来。他听了很开心,主动递给我名片,一看原来他是安利公司的。他也问我是做什么的,我说做保险的。后来他就约我,问我周三或周四见面是否方便。用和我们同样的方法邀约我,原来他想招我进安利。于是我对他说,这两天不方便,叫他周五再联系。这个时候就很有意思了,有点像两军交战,斗智斗勇,互相都想招降对方,不但要特别注意“战术战略”,而且要一战到底,分出胜负。
有句话说得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星期五他果然给我打电话了,我又对他说抱歉,临时有个重要的事,叫他第二天再联系。于是周六他的电话又来了,他越给我打电话,我越开心,说明他做事很有决心,这个人我一定要增过来!于是我们约好星期天下午3点在小区旁边的餐馆见面。那天去的时候,我发现餐馆里面还多了一个人,我估计是他的师傅,肯定是约来跟我谈的。我坐下来,首先说自己在直销公司里最佩服安利,因为安利是全球直销的老大,先给他们一番赞美。然后又告诉他们,我读大学的时候也做过直销(这是事实,我大学期间做了两年直销),不过现在对直销已经没有兴趣了,但是认识你们还是很高兴。他们问为什么不感兴趣了?这时候我就说自己现在做保险,从形式上来讲类似于直销的做法,但是比直销的方式、模式更先进,而且市场需求大,更有前途。我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保险,介绍完以后,他们也觉得保险比直销好。不久,曹光华就过来跟我做保险了。后来他的师傅还向他买了一份保险。
比较遗憾的是,曹光华后来出了一点事,没做了。这个增员案例就是通过关注一个走路快的人,增了一个人,但是这样的案例一定要注意时间地点。有人跟我说,用我这个方法不行,他在路上碰到一个人,问人家走路怎么那么快?结果人家说他神经。所以一个方法要看用在什么地方。一般在小区走路都是比较慢的,而且有灯光,也有很多人,你去问人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你半夜在大街上冒昧地去问别人,那会吓着别人的。
什么是拒绝?就是因为在不合适的时间找了不合适的人,说了不合适的话。
案例二:增员酒吧经理
这是一个在酒吧的增员案例,增员的对象叫胡志勇。我有一个观念,我在哪里消费,就要在哪里寻找生产力,要么有增员,要么有业务,要么有转介绍。出于职业习惯和敏感,我见到一个人经常会有三种想法:第一,这个人可不可以成为我的增员对象?第二,这个人可不可以做业务?第三,这个人可不可以为我作转介绍?
有一次,因我一个朋友过生日,我到了新亚轩酒店。在大厅消费的时候,有服务员过来给我倒水,我本能地判断这个小妹肯定不是我的增员对象。增员别人,就是要解决他就业的问题,或者是发展的问题。直接讲保险对方多半会有压力,而讲未来的发展,你讲起来没有压力,他听起来也没有压力。所以我当时就赞美了一下这名服务员,说她很漂亮,然后请她把她们的经理叫过来。她问找经理有什么事,我说有一个老板找他,想跟他谈一些业务,又趁机问她经理贵姓,是哪里人,先从侧面了解一下他的大概情况,便于在沟通中掌握主动。她告诉我经理姓胡,是四川的,于是就去叫经理。
过一会儿,胡经理过来,一表人才。他很有礼貌地跟我打招呼:“先生您好,我是这里的经理胡智勇,请问怎么称呼您?”我说姓杨。他就叫我杨老板,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我。于是我告诉他我是平安保险公司的,因为经常会有客户过来消费,自己也会经常过来消费,问他能不能帮我办一张贵宾卡。他说这里现在没有贵宾卡。我又问他以后过来消费能不能帮我打个折?他说打折没问题,并很客气地叫我杨哥,吩咐服务员拿几瓶啤酒免费送给我,然后就坐下来陪我们喝酒。看得出来他很会做生意。喝酒的时候我就想,这个机会很重要。于是开始和他拉近距离,问他是哪里人,他说是四川人。我进一步问是四川哪里的,他说是南充。我说南充是个好地方,在深圳这个地方,四川人很成功。他听了显然很受用。于是我问他这个店的销售额(作需求分析的做法)一个月能做多少,他说一个月能做到100多万。我又笑着问他,一个月帮老板做到100多万,自己一个月能不能拿到十几万?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杨哥,你真会开玩笑,哪有那么高。
我当然知道他的收入肯定没有那么多,这也是一种赞美的技巧,有意把他的收入拉高,给他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于是我说,要是我们老板的话,只要做到100多万,我们也可以拿到六七万。“一个月100多万业务,可以拿到六七万?”他有点不太相信,说他们只是这个数的零头。我后来知道他一个月的收入就是七八千块钱。于是我接着问:你们这个行业,能不能干到60岁退休?其实这是明知故问,因为一般酒吧经理是有严格要求的:第一是要年轻,第二是要有关系。我这是进一步激他。他说:“杨哥,不怕你笑话,我们这行是吃青春饭的,干一天算一天,我们也不知道能干多久。我能给老板创造价值,老板就要我做,有一天做不动了,就不做了。”这时候我就顺势说,那你这个工作要好好考虑一下,你应该规划长远一点。
中国有一句老话: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深圳有一句话,叫做三十不立,四十不富,五十六十寻死路。他说自己没有什么学历,高中毕业,不知道能做什么,一个月能拿七八千已经不错了。这时候我对他说:你觉得杨哥这个人傻不傻?他说:肯定不傻了。于是我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我也不是要你放弃现在做的,来做我们的保险。我觉得你这个年龄,刚刚30岁,正好是“三十而立”,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接下来的人生路该怎么走。我们星期六在平安大学有一个职业规划的讲座,你可以过去听一下。我又强调说:我不是要你去做保险,你是成年人,现在做得也不错,保险适不适合你做,你自己是有判断力的,但是了解一下对你绝对是有帮助的,至少如果你买保险,了解一下保险公司有好处。你做不做保险和我没有关系,我们认识是个缘分,以后我们生意上可以合作,我可以带客户给你,反正你只要给我便宜的折扣就可以了。
我这么说,是有两点信息传递给他:第一,我对他有价值,让他要掌握这份价值,他觉得如果不去参会可能会失去生意。第二,我给他减压,并没有直接建议他去做保险。为什么很多人增员时约不到人?就是因为给对方的压力太大了。周六他果然去听了,听了以后表示平安大学让他震撼,没想到平安大学那么漂亮,课也讲得很好,并且直接问我怎样才可以进来。这个案例就是通过创说会把他邀约过去,他的想法就改变了。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零风险承诺。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比如说沃尔玛总是写着:天天低价。然后还承诺说你发现我们的商品比别人同样的商品贵的话,差价双倍返还。想一想,有几个人会去认真比较价格?这种承诺实际上是商家的策略。我们做业务、做增员也是一样,有时候业务和增员做不好,就是因为给对方的压力太大。所以我们首先要给他一个承诺:你去了我不会强迫你,做不做是你的事情,买不买保险无所谓。但是他真的去了现场,就会有所触动。这个胡智勇就是这样增过来的。
胡智勇进来以后做得很不错。比较可惜的是,后来他姐夫在家投资开了个小公司,叫他回去当总经理,所以他最后离开了平安。
案例三:增员业务经理
有一个很好的增员群体,就是其他行业的业务经理。增员其他行业的业务经理主要有三个好处:第一个是他们从观念上能接受做业务和保险,不需要灌输太多理念;第二个是他们有业务经验,掌握了一些推销技巧,比较容易进入角色;第三个他们有比较多的客户资源。所以增员其他行业的业务经理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找比较成熟、有一定能力的业务员,有些做业务的整天东奔西跑,甚至居无定所,因为他们并不安心做业务,多半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没办法才来的,这种人一定不能要。
先来说说增员刘严令。当时我去给一家公司作培训,于是认识了一些学员,刘严令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他提问比较机智。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机敏的人。当时他在那个公司做销售主管,是一个团队的负责人,一个月拿3000块钱,算是做得不错,因为一般也就是一两千块钱。
于是我故意把他的期望拉高,问他:小刘,你做得这么好,又是公司优秀员工,一个月能不能拿到1万多块钱?他说哪有那么高。我就激他说,你们老板很小气啊,要是在我们公司,你做这么好,至少可以拿到两万。他将信将疑地问:平安保险有那么好?看到他有了兴趣,我就说,你从老家来到这边,是不是希望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其实我不是要你去做保险,做保险不是你唯一的选择,你可以去外面找找更好的机会。我又打了一个比方:一瓶可乐放在超市也就卖两块钱,而放到西餐厅里卖8块,放到五星级酒店要30块,可乐还是可乐,30块和2块的可乐是一样的。为什么差别有十几倍?因为放的位置不一样。人也是一样,如果换个位置,你的价值就会不一样。听我这么一说,他有点无言以对。我趁机说,我们周六有一个女老师讲课讲得非常好,你去听一听,可以开拓一下眼界。一个人关键是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接触一些新鲜事物,对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是有帮助的。我保证一定不会要你来做保险。听我这么说,他就放心去了。听了以后,小刘后来主动找我要做保险。这就是借力。
我还增员了一个电信服务经理,叫王小惠。她是怎么增来的呢?我用的是CDMA的手机,当时我是联通的VIP客户,小惠是我的客服经理,她每个月都会发短信提醒我:话费快用完了,请尽快充值。有一天,她又发了条短消息,我当时突然想,这个女孩子服务挺好的,就想把她招过来。因为她短信的落款都是小王,于是我给她打电话,叫她小王,她接电话,问我是哪位。我说:你每天都给我发短消息,还不知道我是哪位?她就问我是不是她的客户,她服务的客户比较多,就问我的名字。我说我姓杨,于是她问我有什么事情。
这时候我开始说了:每次收到你的短信都感觉非常温暖,我想找你们的领导,想跟你们领导讲一下,像你这样优秀的员工一定要得到表扬和奖励。这其实也是一种赞美。她就说我太客气了,这是她应该做的。我说她的表现真的很优秀,问她是不是公司的优秀员工,她说去年是优秀员工。我又说,优秀员工应该工资很高吧,一个月能不能拿一两万?她告诉我没有那么高,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块钱。我就半开玩笑地说,你们的老板太小气了,如果你来我们公司的话,表现这么优秀,至少可以拿到一万五。她好奇地问我们是什么公司,我说是平安保险。她一听就说,真的不好意思,保险我做不好,我没有人际关系,又不会说话。
这时候我有意识地开始给她减压,叫她不要那么紧张,我没有让她去做保险。接着开始贴标签说:小王,虽然我没有接触到你,没看到你本人,但是我通过你的谈话,觉得你是一个非常积极、上进的女孩子,而且是一个不甘平凡的人。这种话是中性的,她听后很开心,说自己还真是挺上进的。于是我告诉她,我们当周有一个讲座,是一位女老师,之前的起点跟她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现在一年能赚100多万。别人可以做得到的事情,相信她也可以做得到。叫她周六出来了解一下,做不做保险她自己判断,不做也可以寻找外面更多的机会。我还特意告诉她,这次她过来我还要介绍几个人给她认识,希望能成为她的VIP客户。因为她们当时办这种VIP卡是有提成的,那时候在推广期,所以我对她是有价值的。她肯定会想,这个人可以给我介绍客户。
最后我要打消她的顾虑,就是要对她零风险承诺。因为我们没有见过面,一个大男人她肯定会有担心,而这次讲座的地点在福田区的金盾影剧院,要凭票入场,而票是要花钱买的。于是我叫她自己直接去会场,而且是免费的,因为经常收到她的提示短信很感动,所以给她这么个机会。说到这里,她几乎不可能拒绝了,表示星期六一定过来。后来通过我们的持续跟进,就把她增进来了。
案例四:增员推销员
很多保险代理人存在一个问题:自己本身是业务员,但是却害怕被别人推销。如果你自己都不太理解推销员,说明你对自己的工作不自信。我刚开始来做保险的时候也是这样,遇到别人打电话向我推销,我就会不耐烦。后来我突然想到:这些人来向你推销不是送上门来的业务员吗?他送上门来推销,我就给他讲增员。
2008年末的时候,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开口就叫我杨经理,然后说他是某印刷公司做挂历的。他在沃尔玛碰到我们的业务员在摆咨询台,听说我们每年要用很多挂历,所以想看看是否能给我们提供一些产品。我就叫他过来面谈。一会儿他就来了,是个很年轻的小伙子,才19岁。当时我就想这个人肯定不适合增员,这么年轻的人做业务,工资一定不高,公司也应该不大。于是就问了一下他的大概情况,他说自己已经做了一年多的业务,他们公司加上工人也就二三十个人。于是我问他老板是哪里人,他说老板是湖北人,他是湖南人。正好我太太是湖北人,我是湖南人,这时候我感觉到他的老板倒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增员对象。于是我告诉他,我们平安是很大的公司,我们要货量很大,肯定要给我们优惠,叫他把老板约过来,我直接跟他老板谈。
后来他真的把老板带过来了,老板姓伍,我对他说:“大哥,听说你是湖北人,我和湖北人最有缘分了,我老婆就是湖北人,我也有很多湖北的客户。‘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湖北人真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谢谢你的赞美,其实在深圳有很多人不太喜欢湖北人。”
然后我问他带样品过来没有?他说样品带得不多。于是我简单讲了一下我们要做多少量,叫他回去以后,整理一些样品过来,我们改天再聊。过了几天,我打电话叫他过来一下,他很快就过来了,还拿了好多样品。我有意把情绪缓下来,对他说,刚才在电话里面不太好讲,有一个事情,我直接带他去看一下。于是带他来到秘书办公室,他一看就明白了,因为这里已经有挂历了。我告诉他,本来想跟他做这个生意,但公司现在有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做挂历,所以真的是帮不上忙。这时他的情绪有点低落,但还是很客气地说,做不做生意没有关系,大家还可以是朋友。于是我叫他到我办公室坐一下,先喝杯水,平息一下他的情绪,接着便不紧不慢地和他聊了起来。
我说:“大哥,我想说句不该说的话。”
“什么事儿?”他问。
“我发现你的挂历比保险要难卖得多。”
“是啊,我们这个行业竞争很激烈。”
“我冒昧地问一下,做挂历生意一年大概能挣多少钱?”
“真挣不了几个钱,混口饭吃。”
“几十万应该没问题吧?”
“没有,就一二十万,很小的生意。”
“你们做挂历一年也就做那么一个季节,平时应该不是很忙。我觉得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很多像你这样做小生意的,都在兼职做保险。”我这么说,是要首先在心理上给他降低难度,因为他这样的人,不可能一开始就把生意都扔掉来做保险。我跟他这么讲了以后,他觉得我讲得不错,过段时间还真的就来做了。但是后来又离职了,不是因为他做得不好。他原来在老家是教师,停薪留职出来的,这边的印刷厂是和别人合伙一起做的,有两三年时间,感觉生意不好做。现在停薪留职期限到了,家里又放不下,所以就回去了。如果他能留下来一定会做得很好,而我们必须持续增员才能做大做强团队。
后来有一个推销信安易贷的信贷员找上门来推销,这个信贷员姓温,而我很快就把他增员过来了。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推销贷款、推销房子的,他们来办公室就是送上门来的业务员,为什么不见呢?让他来见,只要聊得来,就可以和他保持联系,因为我们不管是增员,还是做业务,首先就是要拿到名单,没有名单的话,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然他愿意上门,成与不成都是一笔资源。
还有一个增员王周玉经理的故事。当时我跟太太在东大街摆咨询台,王周玉和她老公经过我们的摊位,并没有问我们,可能是我的眉毛他们觉得很有趣,夫妻俩一边走一边议论,走过去十来米的时候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这时我就让我太太去把他们叫了回来。我问他们是哪里人,他们说是四川人,我说四川人豪爽,有闯劲,我们最喜欢和四川人交朋友。又问他们在哪里高就,她说自己现在暂时没做事,她老公在一个石材厂上班。于是我们邀请他们去听创说会,就这样王周玉后来进来了。一个回眸就增了一个优秀的人,可见处处留心皆机会,我们一定要把握每一个增员契机。我太太在这方面的意识非常强,所以她的团队也日益壮大。
(本文取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向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