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 14:56:27
据象聚金融研究院统计,截至11月14日,保险行业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已悉数公布。但在已公布的三季度报告中,仍未看到安邦旗下的四家子公司安邦人寿、安邦养老、安邦财险、和谐健康的报告身影。至此,安邦系保险公司已经缺席两个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虽然报告缺席,。整理如下:
数据来源:
如数据显示,除安邦财产险以外,三家人身险公司近5个月保费几乎停滞。对于保险公司经营的重要环节,连续5个月原保费收入0增长,基本确定公司内部出现重大变革。然而官方未发布声明或公告,行业中未收集到相关新闻资料,关于安邦的信息目前仍停留在财富创造能力条件恶化,偿债能力的支撑减弱,及股票减持等报道。故具体原因还需耐心等待官方解读。
放下安邦系险资不谈,三季度开始有两家新成立的保险公司加入偿付能力报送,分别是爱心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招商局仁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险公司数量上升至162家。象聚金融研究院对除安邦系之外的158家保险公司三季度情况做简单汇总分析:
数据显示,行业发展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财险市场三季度保费收入规模达2961.93亿元,同比增长15%,前三季度保持12-15%的稳定增速;人身险市场三季度保费收入规模为5826.15亿元,同比增长24%,虽然前三季度有所波动,但是增长趋势明显。面对2017年年底冲刺,以及险企双十一销售局面,相信保险市场在四季度还会迎来突飞猛进的提升。
前三季度偿付能力排名前10与后10名单如下:
相对于二季度,约26%的财险公司和33%的人身险公司偿付能力得到改善及优化。与二季度以及去年三季度相比,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整体有所下降,。未达标企业由三家减少至两家,浙商保险偿付能力得到优化。中法人寿和新光海航两家保险公司仍位居偿付能力不达标榜首,且偿付能力愈加恶化。
中法人寿因股东股权问题,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偿付能力处于严重不足状态,至今仍未摆脱困境。本季度数据显示,,故此季度保费收入为0。
新光海航人寿的偿付能力创新低。公司方面介绍,针对现阶段偿付能力状况,,并采取了再保险安排、投资管控及费用管控等措施来缓解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希望通过办理再保险降低对最低资本的要求,增加实际资本;采用“高现金比例,低权益投资比例”的投资策略,以确保资产的稳健及流动性;减少营销费用及日常开销,并暂缓执行非紧急、必要的重大资本支出计划等措施,积极整治,改善现状。
在三季度偿付能力环比提升的公司中,部分与公司业务结构优化有关。例如中融人寿年初增资40亿元,偿付能力由负转正,本季度降低了最低资本要求;恒大人寿因2016年启动战略转型,业务结构调整逐渐产生成效;中韩人寿、浙商保险三季度实现增资;人保健康发行了35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等,上述举措使得公司在三季度偿付能力大幅改善或提升。除此之外,万能险改革使得保险资金结构发生变化,也为本季度偿付能力数据变化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10月20日,,向各保险机构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划定未来偿付能力达标公司的三大要求: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这三个要求有一条不满足,就被判定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同时,如果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在新规下将成为重点非现场核查对象。按此标准,综合偿付能力徘徊在100%-120%之间的富德生命和天安财险将会成为新一批重点检查对象。
意见稿指出,对于未达标的企业,,酌情采取调整其业务结构、限制业务范围、,。甚至可以采取接管、。。
三季度盈利保险公司数量有所增加,尤其体现在人身险公司,盈利数量增加9家之多,但是从利润额度来看,盈利差异十分明显。
人身险市场保费规模5826.15亿元,7家大型保险公司占据了2/3的保费收入,剩余70家竞争1/3的保费规模。与此同时,7家保险公司盈利占市场总利润的98%,其余70家仅贡献市场2%的利润,国寿、平安、新华、太保和泰康为代表的“老5家”保险公司净利润占比更是超80%,人身险市场二八定律分化突出。
财产险市场与人身险市场相似,3季度保费规模2961.93亿元,收入排名前7名的保险公司,占据市场约80%的保费收入;利润方面,7家公司盈利占市场总利润的96%,其余70家仅贡献了市场4%的利润。由此来看,保险市场中小企业竞争激烈,生存艰难。
三季度保险行业规模稳步增长,从15%以上的增速来看,仍然具有巨大的发掘潜力。企业偿付能力整体稳定,虽然部分企业数值下降,,。市场两级分化严重,人保、平安等老牌大公司仍占市场主导地位,其余中小企业竞争激烈,盈利能力较弱。四季度行业将迎来年底冲刺,保费规模将会有新的提升。保费规模发展的同时,,各家公司更要合理经营,把控风险,保持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