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人格的悲与欣

2023-05-10 14:56:27

偶然读到博友西西里柠檬关于托尔斯泰传记的阅读札记,对其中一些文字深有同感,但想补充或修正的一个初步看法,是关于托翁晚年悲欣交集的遭际,如果结合学界对此进行的若干考证分析,或许我们从中深刻感触到一点:但凡在人类文明长河中闪耀特异的光芒者,多是偏执人格;他们的悲与欣,纠结着世俗生活与灵魂世界的不能两全其美。


这个初步看法,在我看来是几乎无需论证的。因为单是以思想史而言,最卓越的思想家们都几乎是偏执人格,偏执的表现形态不一,骨子里却是相通的。要言之,不疯魔,不成活。至于文学史,即使不能说绝对百分百,但也几乎可以说,百分之九九的杰出作家,也大抵如是。更别说艺术史了,最杰出的艺术家们,是最不能、也不愿、也不曾拥有最正常的世俗生活的。

这一状况是如此普遍,以致我们可以这样断言:人类文明史的成长,实际是偏执人格者在孤独与寂寞中率先引领或暗示的。这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悲欣交集,对于每一位参与缔造文明的偏执者,世俗生活的一团糟、或者甚至完全罔顾世俗生活,无疑是一种个体际遇上的。对于此点,但凡阅读过《梵高传》这类传记作品,都不可能在情感上无动于衷。或许有人说,梵高是个不可复制的传奇、不可复制的特例,这不能说明什么。是的,在绘画艺术史上他确实是不可复制的传奇、不可复制的特例,但是,在其他任何一个我们所见或所闻的领域,形形色色的梵高们岂止一二、谁能胜数?


但正所谓相反相成,个体际遇上的”——而且往往是旁观者或后来者基于世俗眼光所作的同情之理解”——造就了集体层面上的,因为这些偏执人格的文明创造者,正是放弃或者牺牲他们自身的世俗世界,才有可能让他们全部的智慧与才华转向贡献于公共领域。

想想这样的场景吧:假如苏格拉底有个又美丽又温柔的贤妻,他还会那么愤世嫉俗地带领一帮小年轻去嘲弄雅典式民主么?据传是他作出的调侃中,若有贤妻,你会成为幸福者;若有悍妻,你会成为哲学家。苏格拉底式的娱乐至死的精神,实际是令人——性情中人而非界外之士——倍感唏嘘的。在苏格拉底以来的政法思想史上,我曾经简单择取光棍这个关键词,检索的结果让我大大吃惊:原来一部政法思想史,最关键的篇章几乎都是光棍们谱写的。


而如果梵高不是那么偏执地沉湎于完全自我的艺术世界,哪怕只是稍稍现实那么一点点,也许我们会看到一位跻身当时社会名流的知名画家,但一定看不到今天让我们情难自禁的、独一无二的梵高。很惭愧,我这样一个世俗生活中人,始终无从品尝出梵高传世之作《向日葵》的独特意味;说句亵渎艺术的话(或许是《皇帝的新装》那个孩子?),我看到的简直就是一幅孩子练笔的涂鸦。——但据几乎所有的艺术家品鉴,它里面透露着梵高最炙热和最执著的如火情感,其间境界不是凡夫俗子们所能充分领略的。

时间这条长河里,每个人的生命长度,在理论上都是相等的,在实践中却是不等的。历史这座天平上,每个人的生命质量,在理论上也都是相等的,在实践中也都不等。偏执人格者们的生命长度与质量,是靠着他们舍弃我们通常所追求的目标,才能获得我们可能永远无法企及的成就。自重我们自己的选择,更须敬重他们作出的取舍。


贾律师工作室电话:1380 290 3076微信号:jialawyer518 ;   QQ:2479 896 739  

更多精彩,请点击标题下微信号“jialawyer2000加关注,即可查阅第1-199期文章。(关注之后回复前面的数字查看,限第1-199期。第200期以后需手动翻看。)

例如:回复23,就能查看《知假买假,受法律保护》、《春节坐火车防扒秘笈》。

7.如何有效控制合同签订中的法律风险

9.一房二卖的法律处理

12.劝酒,当心承担法律责任

15.陪姐姐捉奸踢伤小三的法律责任

21.二手房买卖中的风险控制

26.中小企业的法律风险控制

35.学校对学生的赔偿责任

40.女是否有临时拒绝交易的权利

64.新公司法权威解读

78.抢回自己输掉的钱,是否构成犯罪

176.律师解读《婚姻法》新规之下的结婚购房全攻略

217.车辆保险理赔,若干经典案例

370.六十年来的中国性史

全部文章的目录,详见第二篇文章“贾律师工作室总目录”


姊妹公众平台“法律家园”(微信号:jialr2000)已上线,你可在“通讯录”之“订阅号”中添加并关注。




长按以下二维码,加关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盘山县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