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友课堂 2022-08-01 23:26:41
保险购买三原则
如今给自己或家人买份保险已是家庭最普通的消费之一了,保险作为家庭理财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被大家重视,可是究竟应该怎样给家庭上保险呢?首先给家庭的主要支柱购买保险已经众所周知,但购买保险时以下几个重要的原则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给家庭买保险原则之一
购买保险需考虑顺序问题
先意外、医疗,后分红养老
很多人在碰到代理人说起保险时问:“你那里有什么好保险?”通常他们所说的这种“好保险”指投资型的保险,而所说的那种“好”是指投资收益好的。这些人一般都有过投资的经历,包括用股票、基金、债券、期货等等种种投资方式,特别是当听说有些投资型保险有稳定的收益时,饱受风险之苦的他们似乎对这种“新”的投资理财方式寄予了极大的希望。
这正是分红险在中国刚出现时就大受欢迎的原因。当很多人听说保险也可以作为一种投资时,顿时亮了眼睛,而把保险最原始的那种保障功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对分红险、投连险、万能险情有独钟,再往下就是带点储蓄功能的教育险、养老险,而对健康型保险和寿险、意外险却很少关注。
人生三大风险:意外、疾病和养老,最难预知和控制的就是意外和疾病,而保险的保障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这两类保险上。但是很多人感觉这两种保险的保费很多时候是一去不返,或者回来得很少,算不上是投资,或者说“很不划算”,所以最具保障意义的保险一直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于是当真正的风险来临时,很多保险却“不管用”,导致一些人对于保险的认识越来越陷入误区,其实是对保险理解的误区。
科学的保险规划,应该先从意外、健康险做起,有了这些最基本的保障,再去考虑其他的险种,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任何的商业保险,买保险一般应按下面的顺序:
意外险(寿险)→健康险(含重大疾病、医疗险)→教育险→养老险→分红险、投连险、万能险。
我们现在时兴讲理财,理财实际上分三步,第一步就是做好风险的转移,即保险保障,这是一个根基。做好了保险保障之后才去做其他的消费安排和投资理财,没有保险保障的投资如同空中楼阁,经不起风吹雨打。所以在险种的选择上,先选择意外险、健康险,再选择教育险、养老险、分红险等其他险,才是科学的理财。
给家庭买保险原则之二
买房之前你买保险了吗?
买房之前一定要先买保险,保护的是你也是你的家庭!
“我现在要攒钱买房,等我买了房、车以后再买保险。”这是很多30岁左右还没有房的一族对保险代理人常说的一句话,类似的说法还有“我现在没有闲钱买保险”,在他们看来,保险是一种奢侈的消费品,现在并不紧急,或者说保险是有钱人消费的。
而实际上,这种观念是非常不正确的,保险是生活的必需品,并不是要等到你的生活达到小康甚至更好以后才需要的,保险是转移风险的一种很好的手段,而风险并不是在你生活好了以后才出现。 如今,房、车、保险已成为新时代我们生活的“三大件”,这其中又数保险最重要,科学地理财,保险是应该在房车之前买的,人所共知,车不上保险不能上路,那为什么买房之前要买保险呢,这里有一个我们熟悉的故事:
如果在贷款买房后还没有保险,是一件很不科学、很危险的事。相信现在很多刚买房一族已经感受到了其中的压力,在买房之前过的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在买房后压力陡显。为什么?20年的房贷,意味着这20年期间你的工作不能中断,一旦由于意外、疾病中断工作中断了收入,你的压力将会更大。而谁也不能保证你在20年期间不生病、不出任何意外。如果出现大的人身意外,比如身故或残疾,收入将永远中断,那时如果没有其他的办法,房子是要被收回的,此时受到最大伤害的还有你的家庭。
一般来说,你将要还多少的房贷,在还贷期间内你就要有多少的寿险。比如你的房贷是30万元,那么你需要至少30万元的定期或终身寿险,以此来防范还贷期间的人身风险。如果同时能买上健康险将健康保障做好就更好了。
可怕的“贷款购房”现象
贷款购房原本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使国民的生活质量得以迅速提高,同时,也带动了相关国家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随着国门的打开,贷款购房的理念也逐渐为国人所接受,许多的人也想学老外的样子,把生活来安排!可是,绝大多数人却忽略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1、如果我在还贷期内发生了意外,那么,在收入大幅下降的同时还要支付各种医疗费用,如何继续支付购房贷款?
2、假设所贷的是二三十年的长期住房贷款,即便我们在还贷期内平平安安,那么,在退休之时,除了拥有一套房子,很有可能还是一个穷光蛋!我们靠什么来安度晚年?靠少得可怜的退休金?还是靠儿子或女婿?靠得住吗?
让我们看看,那些贷款买房的老外们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在日本,据说平均每一个人有五件保险单;在美国,据说每人的平均保单数为四件,投保率达到97%!正因为有了一系列的保险保障,从而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可以说,保险观念的普及是贷款消费现象良性发展的基础!
亲爱的朋友们,在您学会了贷款消费习惯的同时,是否也有着很强的保险意识?
给家庭买保险原则之三
年轻人更需要购买保险
买的是一份责任和对未来科学的规划
根据对各大城市已购买保险者的统计显示,目前买保险的人群主要为30~45岁年龄段的,他们或给自己,或给家庭成员购买保险。而20~30岁年龄段的年轻人,包括还未独立的在校大学生和已经走出社会工作时间不长的毕业生,他们选择保险的则很少。他们通常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不会得什么病,而感觉意外又离自己很遥远,其他的险种如养老等离自己就更远了,所以不需要保险。
可是我们现在看到,重大疾病已越来越年轻化。20多年前,当我们听说身边有谁得了癌症时都会无比地惊讶,可是现在要是听说一个2岁的孩子得了恶性肿瘤,你一定不会太惊奇,如今空气污染、食品污染、环境污染、学生压力太大等众多的原因已成重大疾病年轻化的诱因。农药灌出的毒韭菜、加砒霜养大的乌鸡、加避孕药喂养大的鱼、毒火腿、毒泡菜等等让我们防不胜防,某儿童医院有一幢楼几乎都是白血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小患者,在校大学生患重大疾病的消息也频频地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身处于这样的环境,我们在做好防范、保健的基础上,还要做好万一的打算,你不要期望到哪一天所有的天空都蓝了,所有的食品都安全了,生活没有压力了,你要做的一个准备就是万一罹患大病医药费从哪里来?
也许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也许因为保险意识不够,许多年轻人没有买保险。可是透过上述两个现实的案例,每一个年轻人能意识到保险究竟是什么„„风险好像总是那么无情。可是如果等风险到来时再想起保险已经晚了,保险是未雨绸缪的一种科学规划。
作为年轻人或者他们的父母,应该及早地树立起这种风险意识,综合起来,年轻人有这样几条理由要买保险。
1.意外。案例三中刘红斌的父亲将这个很残酷的问题提出来了,他只有一个儿子,现在儿子出意外走了,年年迈的他们养老谁来管?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担负着赡养父母的责任。
2.疾病。如上案例四所述,重大疾病险能化解关键时的大额医疗费风险。
3.科学规划。可以预见,将来没有保险寸步难行。那么既然将来要上保险,不如现在上保险,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包括有收入和无收入的年轻人)。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保费增长,年轻时买保险更“划算”。